升蓝软件知识文档库 www.hiblue.cn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研究
2009-08-24
0 前 言
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日本筑波大学教授门田安弘1983年在《丰田生产方式》一书中对丰田生产方式作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阐述。他指出,丰田生产方式是以准时生产和自动化为两大支柱,包括生产均衡化、缩减作业转换时间、作业人员弹性化、看板方式、制定标准作业、质量改善小组、多能工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完整的生产方法体系。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amesP.Womack和DanielTjones教授等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并将大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于 1992年出版了《改变世界的机器》((TheMachinethatChangedtheWorld))一书,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JamesP.Womack和DanielTjones1996年发表了其著作《精益思想》。该书在《改变世界的机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集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精益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使之更加理论化。
精益思想提出后,精益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德国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分形企业和精益管理(LeanManagement)的思想。英国的理查德 拉明则率先提出了"精益供应"的概念,认为精益供应关系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伙伴关系Bruce.A.Henderson和Jorge.L.Larc。认为,精益生产应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他们描述了实现精益工厂的6项基本原则和将精益生产从工厂扩展到全公司的方法。"精益物流"、"精益制造"、"精益采购"、"精益销售"等概念随后也相继产生。可以说,精益思想已经进人到运作管理的各个领域。精益生产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人我国。国内无论是学者还是企业都对精益生产方式非常重视。李士清从人员管理、工厂组织、市场因素、产品设计、准时生产及自动化等方面对精益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网。王玖河对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现场管理作了阐述闭。李增华、陈仁志、马士华从协配件产品的开发、协配厂家的选择、主机厂与协配厂家的关系、协配件的质量管理、协配件价格的制定 5个方面,阐述了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协作配套管理体系。湛述勇、陈荣秋论述了JIT环境下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9]。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首先将精益的思想引人供应链研究,提出了精细化供应链的概念。目前,精益生产已先后在一汽集团、上海大众、东风汽车集团等企业得到推广,在这些企业实行的准时生产、减少库存、看板管理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从实施精益生产的制造商角度,将精益生产与供应链的思想相结合,研究了精益生产方式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实现问题。
1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的特点
在供应链环境下实施精益生产,要求供应链节点企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的,通过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达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通过提高供应链的精益程度,增强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它的指导思想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而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相对于传统的精益生产方式来说更加系统、全面、科学。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有如下特点:
1.1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是一种需求拉动的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要求在恰当的时间生产出恰当的产品,并以恰当的价格送到恰当的顾客手中。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生产计划只有主生产计划,然后根据主生产计划由下一道工序向上一道工序提出需求,利用看板技术实现准时生产。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把这种需求拉动范围扩大到了整条供应链上。在整条供应链上只有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然后将这种计划进行合理的分解与处理,在供应链上由下游企业依次向上游企业提出需求,拉动产品的生产,从而形成供应链上拉动式的生产。
1.2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的目的是消除供应链上的一切浪费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和传统精益生产方式有着同样的目的,即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费来降低成本。不过这里所指的浪费涵盖的内容更广,它不仅仅是指企业内部的各种浪费,而且包括供应链上从源头企业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所产生的一切浪费。如订单处理的浪费、运输的浪费、谈判的浪费、库存的浪费、零部件质量不合格产生的浪费、交货期不准产生的浪费等等。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就要求合作企业也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并在上下游企业间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1.3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以精益企业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带动其它成员企业实现整条供应链的精益化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一改以往大量生产方式下大而全、小而全的特点,而是建立一条合适的供应链,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战略联盟,整条链上的企业都关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它们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虽是一个整体,但对于其内部的各个企业来说,它们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利益上的冲突。所以一般来说,供应链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对制造业而言,核心企业通常是成品生产企业),该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竞争实力上都应处于相对强大的地位。对于精益供应链而言,一般是由率先实行精益生产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它统领供应链,负责整条供应链的组建,帮助供应链上的其它成员企业实现精益化.进而达到整条供应链的精益化。
2 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的支撑条件分析
2.1 精益的组织形式
(1)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精益的组织,或者说是精益工厂、精益企业。其代表是丰田汽车公司,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把最大量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转移到生产线上真正为汽车增值的那些工人们身上;二是具有一个处在适当位置的、一旦发现问题能快速查询并能找出原因的监测系统。经营差距有近一半源自工厂的组织方面,工厂组织是否达到真正的精益,是精益生产成败的关键。精益工厂的每个工人都在从事增值劳动,且每个人都是多面手,不但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能协助处理其它一些突发故障。精益工厂的分工不像大量生产工厂内那样细,而是强调合作与互补精神,从而使非增值劳动降到尽可能少,并建立"动态小组"。该小组不受部门的限制,是基于项目团队形式的,因而也是不固定的。该小组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自觉采取纠正措施。另外,自下而上的决策制度也是精益工厂组织的优秀手段。每个决策的制定,都由全体职工集体决定之后,才送报上一级管理部门。因决策是每个人都同意的,所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实施。这种决策由于浓缩了集体的智慧,因此也更加切合实际,在贯彻时不会有阻力。这一点对于推行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尤为重要。
(2)整条供应链应是一条精益的供应链。它应具备以下特征:①结构体系简洁。即供应链的结构尽量简化,尽量选择较少的供应商和分销商,这是供应链建模的重要原则。简洁的供应链不仅能减少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达到生产和经营过程更加透明,非创造价值的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订单处理周期和生产周期得以缩短等目的;②面向对象的供应链模式。面向对象的供应链以订单为驱动,以订单为对象,实现"一个流供应、一个流生产、一个流分销"的供应链模式;③开放式的企业信息系统。即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再是封闭的、孤岛式的企业信息系统,而是建立在互联网络上的、开放式的信息系统;④非线性系统集成模式。供应链的集成不是简单的企业兼并或集团化,而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松散的藕合集成,是凝聚与扩散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非线性、协同方式的集成,可使系统实现"1+1>2"的总体效果;⑤智能神经元的生产模式。网络化企业组织形式从"机械型"向"生物型"转变,企业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为智能神经元型。每个企业都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同时能快速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技术。
2.2 节点间的精益化
节点企业实现了精益并不意味着整条供应链就实现了精益,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也要符合精益的要求,这包括连接供应商与制造商的精益供应系统和连接制造商与顾客的精益营销系统。
精益供应的基本目标是:以共同合作为基础,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以需要的数量、需要的质量供应需要的物品。
精益营销就是准确把握顾客的需求,在顾客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为顾客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精益营销的核心是快速、高品质、低成本地满足顾客要求。
2.3 先进的技术支持
先进的技术支持是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首先,为了能够迅速响应顾客需求,需要充分柔性、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来保证生产的迅速调整,如成组技术和CAD(ComputerAidedDesign),CAPP(ComputerAidedProcessPlanning),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等计算机辅助技术、工业机器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并行工程等。另外,为了更及时准确地了解顾客需求,更快捷方便地处理流通业务,先进的信息技术也成为十分重要的条件,如POS(PointofSale),EDI(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条码技术等。
2.4 健全的信息网络设施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方式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快速、有效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且这种共享与交流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更重要的是发生在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一套健全的信息网络设施显得格外重要,它可为信息共享与交流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
2.5 有效的合作机制
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方式所必备的支撑条件。因为尽管供应链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每一个企业本身又是相对独立的,只不过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合作,归根结蒂,它们是本着利益而来的。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益冲突,甚至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些非道德的行为。这样,就有必要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对链上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激励与约束,从而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3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运行体系架构
供应链环境下的精益生产运行体系架构如附图所示。该运行体系架构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回收商和最终用户。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生产的顺利运行必须以精益的组织、供应链管理、先进的生产技术、健全的网络设施和有效的合作机制作为支撑条件。在这些条件的支撑下,核心企业首先要按照精益生产的要求进行生产,然后要帮助和督促合作企业同样按照精益生产的要求进行生产。另外,整条供应链信息畅通,链上所有企业都围绕顾客需求来进行运作,物流由用户需求出发依次向上游企业拉动。该运行体系架构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核心企业产品开发团队,这个团队中的成员不再局限于一个企业,而是由核心企业组织上下游合作企业乃至最终用户一起组成一个产品开发团队,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从产品种类、质量、价格以及时间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该运行体系架构充分体现了需求拉动的特点.并通过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减少了整个供应链的浪费。
|
|
Copyright © 2000-2010 Shenzhen Hiblue Software Co., Ltd.
Url:
www.hiblue.cn